事件:5月29日,上交所就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于資本市場的建議回應,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、研究引入單次T+0交易,并對指數進行優化。
和君集團/嘉興君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解讀:
1、 注冊制帶來交易活躍度壓力,交易改革旨在增加流動性。再融資新規、科創板、創業板注冊制、新三板轉板等一系列制度旨在增大A股股票供給,因此,必然需要通過一系列制度改革來提高交易活躍度。
2、 T+0將加劇上市公司分化。T+ 0交易制度有利于提高價格發現效率,做市商制度和指數優化將推動優勝劣汰,頭部企業及優質中小企業將受益于流動性溢價,相反,尾部企業將面臨流動性折價風險。好公司流動性溢價,爛公司流動性折價。
3、 長期將促進投資結構改善。T+0交易制度短期可能助長投機行為,增加操縱風險,散戶更容易被“割韭菜”,長期來看,可能進一步促進機構投資者占比提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后附
A股上市公司資本運營報告(2020)
注冊制下的A股趨勢性分化
2020年4月27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中指出,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,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、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要安排,并且審議通過了《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》。
一如預期,注冊制真的來了,但沒想到來的這么快。從3月1日新《證券法》正式生效,到本次創業板試點注冊制,前后不到2個月。這個時間和效率本身,就已經意味著很多,它宣告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雷厲風行的執行效率已成為當前的監管常態,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。
從科創板試點注冊制,到《證券法》修訂,到創業板試點注冊制,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和根本邏輯,已經發生了變化。這種變化一經發生,就不可能再逆轉。
和君資本多年來一直以“產業+資本”雙重能力深度服務上市企業,見證了一波又一波資本浪潮中的企業興衰。在這樣的歷史拐點時刻,我們針對過去這些年的資本市場現狀做了一些總結和梳理,得到了很多令人驚訝的結論。
最核心的觀察,莫過于A股正在發生的歷史性分化,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一波藍籌企業,在近年來外資逐漸涌入的大背景下,開始與全球估值體系接軌。茅臺對標可口可樂,工行對標摩根大通,上汽對標福特,恒瑞對標輝瑞……這些企業過去幾年在資本市場獨領風騷,風頭無兩。
然而,一大波中小市值上市企業,卻逐漸遠離繁華,100億市值以下上市公司過去5年平均PE倍數從75倍暴跌至27倍,平均每年接待調研從39次暴跌至11次.更可怕的是,100億市值以下上市公司融資能力斷崖式下跌,該市值區間的上市公司總融資額從6300億暴跌至900億。殘酷的現實是,一部分上市公司已經逐步失去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。
對于市場的觀察者而言,我們看到的這些都只是大變革時代落下的一粒又一粒微塵,但是對于每一家上市公司而言,這一粒微塵,就是企業的生死命運。多年來我們以顧問的身份近距離與企業家深度合作,對于這個數字背后的意味,和君有太深的感觸。
當前,A股總上市公司3800余家,其中50億市值以下公司已達2000家,而這2000家公司的市值占比,不到10%。
然而,分化到頭了嗎?遺憾的是,可能才剛剛開始。從注冊制開始,一系列的變革正在路上:提高散戶門檻、調整漲跌幅限制、從嚴退市……
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小公司還不夠多,大公司還不夠大!
注冊制閘門打開,很快A股將迎來5000家上市公司的時代,多達數千家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,將何去何從?
和君集團基于數十年深度服務上市公司的經驗,重磅發布《A股上市公司資本運營報告(2020)——注冊制下的A股趨勢性分化》(點擊文末“閱讀原文”可查看報告全文),全面剖析A股正在發生的歷史性變化。
關注大變革時代,更關注變革中的每一粒微塵。